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番禺铸铜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番禺铸铜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莲花山望海观音宝像,是港澳知名人士何厚铧先生倡议,何贤社会福利基金会率先捐资、各方善者襄助建造的,于1994年10月23日建成开光。观音宝像总高度为40.88米,用120吨青铜铸成,外贴纯金180两,是目前箔金铜像的世界之最。 2000年7月宝像重塑金身,经大师洒净上供更为璀璨夺目,气势恢宏。 观音宝像正对东南18度,她庄严而又慈祥地望着浩瀚的狮子洋,望着珠三角大地,她日夜佑护着这方土地和百姓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望海观音深得人们崇敬。每逢初一、十五、观音诞以及重大节日的晚上,观音宝像和整个观音圣境都会放出万道金光,照耀方圆数十里,真一个霞披狮海、光泽南天的神圣境界。 东面远望,空阔无边,这就是狮子洋,洋面轮船穿梭、渔帆点点,好一个蟹屿螺洲,碧波万顷的壮观景象啊!中外游客无不在此留连,深深吸上几口清新的空气,饱览珠江口的美丽风光。 观 音 阁 观音阁,是望海观音的配套工程,于1997年10月20日(农历九月十九日观音诞)落成。观音阁是大型仿古单体建筑,三层,面阔七间开,有外廊,建筑面积3872平方米,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营造。观音阁雄伟庄重,气势恢宏,古色古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观音文化场馆。 在工艺方面,整个建筑用料精良,作工精细,独具风格。阁中所有木雕,包括门窗、斗拱、神龛、供案等都是用名贵的红木制作;地砖是专门研制的仿古阶砖;所用的青砖,全部是经过水磨的真正的古砖,砖缝不大于三毫米。 更值得一提的是,阁内3362个天花井藻和数百条横梁的彩绘,都是用手工绘制的,一个井藻,就要一个画工仰卧四天才能描绘出来。可见,这个工程的确是非同凡响的仿古建筑的成功之作。 观音阁宏大的殿堂内,收藏的玉雕、木雕、铸铜、彩瓷各种造型的观音圣像共一千尊,计有主观音像两座——13米高的香樟木雕成的千手千眼观音像和2.5米高的汉白玉正观音像,一至三层楼两侧分别是木雕观音像、铸铜箔金观音像和彩瓷观音像,每层各18尊像。 50多种造型的观音小瓷像900多尊,浮雕观音像40多个。因此,观音阁是名副其实的“千佛阁”。观音阁的外廊是狮子洋畔最好的观景台,珠江口风光、观音阁花园、朝圣亭、放生池、竹林等等可以尽览无遗。飞阁流丹,水天一色,绿草如茵,的确又是一番景象。
中山古称“香山”,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山只是珠江口伶仃洋上的一个岛屿,此时就有古越族人在此渔猎、生活。近十几年,在中山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生活遗址,包括有南朗镇的龙穴彩陶遗址、石岐区的白水井遗址、大涌镇的全禄遗址等,出土了一批彩陶、磨制石器、夹砂陶器等文物。其中,南朗镇的龙穴遗址还是一个由新石器时代直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沙丘遗址,在后期的遗存中还发现有青铜器和铸铜石范等物。
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后,中山属南海郡番禺县辖地。
秦朝末年,赵佗创立南越国,中山属南越国领地。
前111年,汉武帝灭亡南越国,中山重回汉朝中央管辖。
秦汉时期,中山除了原先生活在此地的南越人外,开始有少量的中原人移居至此。
三国时,中山属于吴国领地。
西晋末年,晋朝皇族之间爆发了史称“八王之乱”的宫廷权力争斗,为躲避战乱,大批中原人口移居岭南,其中一部分来到香山岛上。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南海郡分出东官郡,中山改为东官郡辖地。
南北朝时期的刘宋永初元年(420年),东官郡改为东莞郡,中山属东莞郡辖地。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中山属宝安县(古东莞县)辖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番禺铸铜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番禺铸铜厂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