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钢铁厂为何怕燃烧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钢铁厂为何怕燃烧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对于德国来说,纳粹侵略苏联,造成苏联损失惨重,创伤累累。尤其是纳粹德国惨无人道屠杀苏联战俘。斯大林恨之入骨,一定要严厉惩罚。所以,当纳粹德国无视盟军要求投降命令时,斯大林命令苏军毫不留情打击。
至于日本,美国原没有投放原子弹具体计划,只是当苏联对日宣战即将开始,美国担心日本单独向苏联投降,从而失去战后对日韩主导权,才迫不得已投放原子弹。给日本毁灭性打击。
盟军对德日狂轰滥炸
,除了消灭两国军国主义促其投降外,重要原因就是为了争夺战后瓜分重建两国以及战败国主导权,为各自国家争取最大利益。
谢谢悟空问答邀请。
轴心国两大神在二战后期遭到同盟国大规模战略轰炸,原油基地、炼油厂等重要设施毁坏严重,德军装甲车辆用油、日军联合舰队燃油、航空燃油等燃料供应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
对敌方原料基地、武器制造厂的打击从来都是重中之重。同盟国对德国日本的战略轰炸当然不会例外,目的就是瘫痪其重工力量,断绝其燃料供应。
德国日本拒绝按照盟国的意志投降。美英和苏联名为同盟国,实际上战略目的并不一致,苏联更多的是想利用复仇的借口达到控制整个东欧的目的,这也是德国宁愿向美英部队投降、死拼苏联的原因之一。
轰炸能源目标可以为今后长期有效控制占领区经济提供便利。这一点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缺少能源的影响是巨大的,重工业发展会受到极大限制,与此相关的各行各业也必将受到连锁反应影响,对别国的依赖性也更强。所以我们中国无论如何也要开采出属于自己的油田,摘掉贫油国的帽子。
更多军事史实和问题探讨,敬请关注!
谢邀,二战后期,德日军队在盟国打击下,从被占领国家所劫掠资源越来越少,国内储备也已经消耗殆尽,海陆运输线被盟军切断,所需武器不能保障供应,战场上德日军队重武器每损毁一件少一件,最后完全是打消耗了。
先说德国,盟国对德国的轰炸早在1942年年初就开始了。
当时以英国空军为主力,主要目标是德国的工业区和城市,目的是打击德国工业生产力和战争意志。但当时的德国空军还处于巅峰状态,英军的轰炸效果十分有限。虽然也曾一度给予德国工业和制造业以重创,但本身损失也很惨重,得不偿失。到了1944年,德军因为长期大规模战争遭到很大削弱,同时期的盟军因为美国航空队新式战机的加入,力量大增,同时改变轰炸方式,目标重点放在石油目标及交通枢纽。
1944年5月,德国的石油储量达到最高峰,但到了7月,德国境内的全部石油工厂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轰炸。到9月份,德国空军油料由每月最低要求的16万吨急剧下降到1万吨。再加上交通枢纽也遭到毁灭性打击,更加雪上加霜。期间虽然也生产出来不少飞机坦克,实际上毫无用处。
再说日本,
对日本的轰炸主要由美国承担。1944年6月中旬,美军出动50架B—29重型轰炸机携带高爆炸弹,从中国成都起飞,横穿中国大陆轰炸了日本九州的八幡钢铁厂。随后该用燃烧弹,轰炸日本城市及工业目标,给予日本以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从1945年3月中旬到8月投放原子弹前,美军轰炸让日本的战时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石油工业产量降低83%,飞机引擎制造降低75%,飞机结构降低60%,电子装备70%。由于轰炸毁伤的工厂达到600所以上,850万人由于受轰炸蒙受巨大的心理阴影,从城市逃往农村,导致整个战时生产完全停顿。
温压弹与云爆弹相以,是在云爆弹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
温压弹有温压炸弹、单兵温压弹、温压火箭弹、温压导弹等多种类型。
温压弹的炸药中添加了铝、硼、硅、钛、镁、锆等物质的粉末。
这些粉末在加热状态下起燃并释放大量能量,大大增强了温压炸药的热效应和压力效应
这些颗粒状在空气中散开后,形成的爆炸杀伤力比云爆弹更强。
温压弹一般采用一次起爆,实现了燃料抛撒、点燃、云雾爆轰一次完成。
所以在有限的空间里,温压弹可瞬间产生高温、高压和气流冲击波,对藏匿地下的设备和系统可造成严重的损毁。
温压弹对人员的损伤主要是以下三种因素:
一是爆炸冲击波。
二是高温烧伤与热辐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钢铁厂为何怕燃烧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钢铁厂为何怕燃烧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