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照钢铁厂内循环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日照钢铁厂内循环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单纯的太阳能汽车在很多年前过完澳大利亚已经进行过实验。车顶采用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蓄电池给电动机供电驱动汽车前进。这种汽车如果单纯靠太阳能提供的电力续航里程很短,因为车身面积有限,导致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功率很低,给蓄电池充电速率不及汽车的耗电速率,只能作为增程使用,中间还需要去专门的充电站给蓄电池充电。如果将来太阳能发电材料出现重大创新,单位面积的发电功率密度大幅提升,这样太阳能发电可以作为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的增程手段之一。风力发电装置体积过于庞大,电能转换效率低下,不便于安装在车身上,且容易破坏汽车的整体流体力学布局,增加汽车行驶阻力,同时风向和汽车行驶方向不固定,容易影响汽车行驶的稳定性。所以汽车行业至今没有对此进行过实用性研究。
太阳能电池板发的电能不能驱动汽车行驶这个题目,这其实就是一道算术题。
只要发出的电,足够驱动汽车行驶就可以达成这样的诉求。一辆小客车(根据车的长宽得到的极限尺寸)按6*2=12平方米来计算,目前的发电效率是一平方米在太阳充足的时间是发电100瓦(发电效率15%),每天按8个小时算,一天发电9.6度电。目前的新能源车的耗电是每百公里约等于15度电(见用户口碑)。那么也就是60多公里的路程。虽然不够,但是能够只要时间容许,车子荒野无人区可以依靠时间和阳光脱困。
之前好像马斯克提出建太阳能充电站,我很认同。沿高速公路至少可以在路肩建3行太阳能电池板;在山间公路沿线的村庄、甚至无人区、牧民放牧的道路、等等也可以建这样的无人太阳能充电站(无线支付,探头监控等完全可以支持这样的商业行为)。
这样电车可以自行脱困,有路就有电桩。风能+太阳能+电站蓄电池组提供足够(应当大于需求)电力。这样这个能源的循环的圆圈就只剩下长期的恶劣天气和特殊地域了(其实我们恶劣天气出门也比较少)。
纯太阳能驱动汽车实用性极低,加上风力发电机后续航里程会不升反降。
曾经有海外机构测试过纯太阳能电动汽车,然而整个测试流程行径的公里数虽然很大,但使用的时间也是非常夸张的;其次利用放风筝原理减小电机运行负荷,车型完全不考虑舒适性而已轻量化为主要目标,在这种基础下太阳能电动汽车才算勉强完成一场没有意义的测试,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原因1:太阳能发电效率很低,以多晶硅太阳能板为例,其功率约为150~200W/㎡,这一数据的意思是在阳光理想的条件下,一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一小时发电仅为0.15~0.2度;假设一台C级MPV车身尺寸在5500*2000*1800左右,可以用作安装太阳能板的车顶面积约为9平方米,那么一小时理想阳光条件下发电量也仅为1.25-1.8度电;以NEDC测试法得出的电动汽车平均电耗为15kwh/100km左右,实际用车在20kwh左右并不算夸张,平均日照时间按照7小时计算,一天的发电量也仅仅够电动汽车行驶100公里左右,意义有多大?
原因2:利用风力发电机补充电量并不可取,因为行驶中风力发电机会为车辆的行驶产生阻力,电动机为了克服阻力则要输出更强的动力,而动力源正是消耗电池中的储能;汽车可以安装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约为300w左右,阻力相当于一个小型减速伞,一小时发电0.3度而车辆增加这一阻力后行驶一小时怕是要多消耗3度电,完全不对等的发电量与消耗量决定了行驶中利用风力发电不可取。
所以电动汽车不要考虑光伏和风电补电,除非是使用高价商用电的营运车辆有必要利用光伏板减少成本,其次只要燃油动力房车需要利用光伏加风电实现补偿驻车用电损耗;电动汽车可以持购车手续到电力部门申请专用充电表,夜间充电成本仅仅为0.3元1kwh,安装一套光伏加风电的成本足够电动汽车整车充电用到报废了。
至于光伏和风电在能源端只适合大面积作业,发电量足够大之后通过储能电站并网供给各个领域用电才是正途,在这一领域中电动汽车扮演的角色为储能电池供应方;因为汽车锂电池在长期使用后内阻加大导致续航里程下降,而在下降至需要更换后,被更换的电池会源源不断的进入光伏和风电领域作为储能电池使用,周期在30~50年左右;这一循环有效行程后,新能源发电与新能源汽车才算步入正轨。
(上文由天和Auto原创首发,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照钢铁厂内循环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照钢铁厂内循环车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