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专家谈欧洲钢铁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国专家谈欧洲钢铁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不好意思,当时中国还真的做不出来合金钢炮管,主要是中国做不出来所需要的合金钢。在清末民初,中国最好的钢厂前上海的江南制造总局的钢厂,这里使用的15吨马丁平炉,而且由于原料是进口的,所以生产的普通钢材质量可以和欧洲的钢厂媲美。
无论是汉阳铁厂还是江南制造总局的钢厂,都只能生产普通碳素钢,合金钢就算了。
但是在1890年江南制造总局的设备投产以后,欧洲国家开发出了合金钢,也就是在钢中添加镍、铬、钨等金属元素,这样得到钢材具备更强的强度更大的韧性,而想要炼出这种合金钢首先是要更新高炉,但是象钢厂这种重工业企业,在当时的中国必须是要政府投资,中国当时的民间资本根本掏不起这么多钱,1932年民国筹建的浦口钢厂的初步预算是8000万大洋,相当于1931年民国政府支出的10%!
象汉阳造的早期型号老套筒之所以要在枪管的外表再套一层铁套,就是担心普通碳素钢的强度不够,无法承受无烟火药的压力而增加的保险措施,后来发现还行能够承受,这才去掉了这个套筒。枪如此,炮钢可就不行了。
镍矿石。
而比钢厂更难的是有色金属等特殊金属的矿藏的开发和冶炼,象在枪炮钢中占有特殊地位的镍,中国第一座镍矿是1958年才建成了会理镍矿开始自行开采、冶炼镍矿,没有镍,有了钢厂还是需要进口镍矿石。而且本身中国就缺镍,而镍不只是枪炮钢,装甲钢里边也是需要大量的镍。
民国时期的兵工厂其实主要是一个总装厂,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大都依赖进口,钢材的质量是不错,平时打内战的时候也问题不大,但是到了抗战军兴,日军封锁了中国的海岸线,所需要的原料进口渠道中断,民国政府向内地搬迁的时候,才开始对于内地的矿山进行开采建设,而在战时各种物资缺乏建设十分困难。所以抗战中的中国兵器工业始终是惨淡经营。
到了抗战时期,中国才有了一点合金钢的生产能力,在重庆的第24兵工厂有2台3吨电炉,可以年产合金钢1000吨左右,用来做枪还凑活,炮就不用想了。
图片来自网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专家谈欧洲钢铁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专家谈欧洲钢铁厂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