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重庆电镀青铜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重庆电镀青铜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镀液温度太高
温度高时,合金镀层中的铜含量增加,色泽偏红
(2)镀液中铜含量过高
随着镀液中的铜含量增高,镀层中铜含量相应增加。铜含量高时,镀液能在较高的电流密度下工作。含量太高,镀层色泽偏红。
(3)也有可能是漏镀了,漏出了青铜的本色。这种情况只有重新电镀
发生吐酸现象的原因,99%来自于工件成型所造成的特性和缺陷。电镀制程中所采取的各种弥补措施,均为防治手段,而非解决方式。恰当的防治措施可以做到减轻或改善吐酸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
(1)底层结合力不好,该情况大都是前处理不良、基体金属上的油污或氧化膜未除尽造成的。
(2)打底镀层成份控制不当,如碱铜中铜与游离氰比例不当,有六价铬污染等。
(3)前处理工序中的表面活性剂黏附在基体表面未清洗干净。
(4)腐蚀过度,有些工厂除锈酸的浓度高或不加缓蚀剂也会造成结合力不佳。
原因如下:1、尽量缩短除油、酸洗时间,2 、尽可能采用喷砂、喷丸代替酸洗,3 、加强镀后清洗,采取冷、热水交替清洗,以提高清洗效果4、 增加一道中和工序,用碳酸钠等的稀溶液进行清洗中和5、 对镀件的孔隙用pH试纸或试液进行检测,发现有酸性反应重新进行清洗6、 如果情况允许,将镀件仔细烘干后进行一次浸油或涂上有机保护膜,以将空隙与空气(湿气)隔绝。
大约在1853--1845年期间,研究电镀合金的文献开始陆续发表,最早得到的是电镀贵金属合金(如金,银的合金,主要以装饰为目的)和电镀铜锌合金(即黄铜)。
劳尔兹(Ruolz)用电沉积的方法得到黄铜和青铜。1942年他发表了与现代电镀青铜相似的电镀溶液,主要成份包括氰化亚铜和锡酸盐。
在1850-1883年间,美国和英国大约发表了380篇关于电镀的专利,其中近30篇是电镀合金方面的,包括电镀黄铜,青铜以及金基和银基合金等,电镀青铜的专著是1870年前发表的。大量应用于工业化生产,而主要使用的是电镀黄铜。
1925年施尔策(Spitzer)在电化学杂志上发表了电镀黄铜及其电沉积理论的文章
电镀使材料变脆的原因是电镀过程中会析氢,氢原子进入金属晶格会改变晶格的排列,从而导致材料变脆(抗拉强度降低)。
但是析氢对材料的影响取决于材料本身的抗拉强度,抗拉强度低于980Mpa 的材料,电镀不会影响其性能,抗拉强度高于980Mpa 的材料,随抗拉强度的增大,析氢对材料性能影响增大,可通过除氢工序降低其影响。 板材的强度很低,因此电镀不会使其变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重庆电镀青铜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重庆电镀青铜厂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